研招网首页 > 考研资讯 > 最新资讯 > 正文

教育部:叫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

点击数:1229 发布时间:2025-08-16 收藏本页

阅读正文

教育部:叫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

9月27日至28日,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要紧讲话,为新年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。记者从教育部获悉,教育部一直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十分关键的地方上,构建了人才培养的新格局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自主性、自信心、自豪感。

发挥规范优势,叫人才培养扎根在中国大地上

教育部一直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。第一是把准政治方向,坚持和加大党对教育工作的全方位领导,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胸怀“两个大局”,在加大教育系统党的建设、牢牢学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、系统谋划和推进教育优质进步上干实事求实效,让党旗一直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。

第二是坚持立德树人。教育部持续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,拓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,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、理论性和亲和力、针对力。深化课程思政,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课同向同行。完善教程建设和管理规范,充分发挥教程培根铸魂、启智增慧用途。

第三是发挥规范优势,坚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教育的规范自信,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、加快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。

贯通“培养链”,构建人才培养体系

教育部正以提升培养水平为核心,以超常规培养拔尖学生为重点,全方位谋划、全要点改革、全周期支持、全链条衔接,塑造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格局。

第一是贯通“培养链”。教育部提出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、高等教育阶段、职业进步阶段进行有序衔接,深入推进考试招生规范改革,扩大基础学科生源基础,探索学生毕业后进步的长周期支持。

第二是搭建“立体网”,重视人才培养的整体性,对人才培养的选拔、培养、评价、用、保障等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设计;重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,深化专业、课程、教程、教法等重点要点综合改革;重视人才培养的协同性,充分调动学生、教师、管理职员等各方面积极性。

第三是构建“金字塔”,强调要科学确定基础学科培养规模和布局结构,分类推进基础与应用人才培养。坚持“夯实塔基”与“构筑塔尖”相结合,在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,采取打造拔尖学生培养“特区”等方法,超常规培养基础学科人才。

 “破五唯”,革新人才培养机制

现在,教育部正围绕人才的选拔、培养、评价等重点环节,推进深层次改革,加大针对性引导,为有志向、有志愿、有志趣投身基础研究的拔尖学生畅通成长途径。

第一是改革选拔机制,为拔尖学生崭露头角“设通道”,教育部推行了“强基计划”,聚焦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专业,在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拓展改革试点。同时探索顶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,在北大、清华设数学“英才班”,指导清华推行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。

第二是革新培养机制,为学生多元化培养“留空间”。教育部正在深入推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,深化书院制、导师制、学分制改革,吸引出色学生投身基础学科。已经启动的“国家重点范围急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”,正在倾斜支持数学、物理等学科,同时构建学科建设、研究生培养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协同机制。

第三是健全评价机制,推进人才培养评价“破五唯”。教育部落实《深化新年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策略》,正在打造符合基础学科特征的评价规范,科学设立评价指标,探索拓展多主体、中长期评价,重视对学生革新思维、革新能力、进步潜力的综合评价,以评价改革牵引人才培养综合改革。

汇聚支持合力,强化人才培养保障

为更好地优化人才进步环境,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,教育部正在3个方向上发力。

第一是建强教师队伍,加强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,长江学者、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均向基础学科倾斜。

第二是加强经费投入,打造国家、地方、学校、社会多元投入机制,优化经费支出结构,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,研究提升基础学科生均拨款标准,加强出色学生资帮助度。

第三是搭建成长平台。教育部推行了“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”,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,推进建设基础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,并构筑产学研融合的革新生态和育生活态。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樊未晨)

考研网,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,考研报名,考研培训辅导,院校专业信息,考研准考证打印,考研分数线,考研成绩查询,考研复习资料,考研复试调剂,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。

Copyright(c)2018-2025 研招网(https://www.hnqtw.com/)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

研招网(https://www.hnqtw.com/) 版权所有